青春期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,这个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。孩子们逐渐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,但是又因为没有真正独立的能力。所以在很多方面不再是只听父母的话,不反抗不反驳的“乖孩子”了。我们经常也把这一阶段称作叛逆期,孩子的逆反心理变重,让不少家庭都感到一阵头疼。在这一时期家长怎么做能够起到正面的作用呢?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!
一、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
1 、多陪伴,多鼓励,多聆听。
在这个阶段,孩子的自主意识,独立性都提高,看待不同的问题,会形成自己的主见,然而这些主见往往与父母的观点有所差异,并且不免会显得幼稚不成熟,在这时,父母既要拿出时间来陪伴孩子,跟孩子多交流,了解孩子的想法,保护孩子的想法,帮着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,鼓励孩子去尝试,而不可以不闻不问就一棒子打死,这样反而会跟孩子产生隔阂。
2 、放开自我。
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学习时,不要立即禁止,最好能多了解情况。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,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,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,什么是不应该学的。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,才能相处得更融洽。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,孩子就不会反叛了。
3 、分析说明,不断试验。
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,并进行充分的说明,这样,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。父母管教孩子,要时常改变方式,上了中学后,就应尝试双向沟通,也听听孩子的建议。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,就应随时改变方法,不断试验,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。
二、怎样教育叛逆期孩子
1、控制自己的情绪,承认孩子也有自己的脾气
在日常生活中,有很多家长往往只在乎自己的感受,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。并且,这些父母往往打着爱的名义,用父母的权威,希望孩子能够言听计从。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,或者是坚持自己的固执时,家长就会觉得自己作为父母的尊严受到了侵犯,对孩子吼吼大叫。
作为父母的,最好不要这样,当孩子耍性子不听话的时候,家长可以尝试着说:“你现在是不是有点生气?”“你现在是不是有些不满?”用自己的话说出孩子的心情。因为孩子,尤其是那些年龄小的孩子,还不懂得正确表达、发泄自己的情绪,当他们心情不满的时候,就会耍小性子、闹别扭。如果家长把孩子的心情说出来的话,孩子就会感到被理解、被关心,自然就会乖不少,也会听父母接下来所说的话。
2、不要打骂,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
很多家长在面对怎么都不听话的孩子,经常会用撂狠话的方式去威胁孩子。比如说“再不走,就把你一个人扔在这里”“再敢顶嘴就打你屁股”。虽然说撂狠话的方式一出,孩子就会因为恐惧就会有所收敛,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常用。使用的越频繁,失效的也就越快。在威胁的次数多了之后,孩子就会有所习惯,看似在听你说,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。
首先,家长在想要教育孩子的时候,做到自身行为和语言的统一。另外,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,不用用命令强制性的语气,应该用那些缓和,商量的语气给孩子进行沟通。
3、对孩子的事情,就事论事
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,往往情绪会变得特别激动。于是常常会借着孩子这次的行为,进行长篇大论,甚至说把孩子以前的旧账统统翻出来,这样的方式是极为不妥的。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,只需要把孩子当前做的事情处理好就行,孩子有错的话就要帮孩子指出来。千万不要太过于唠叨,上纲上线,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,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出逆反的心理。
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,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乖乖听话,就不要总想着用改变孩子的方式去与孩子进行沟通,你可以试着去理解,感受孩子的想法。这样,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懂自己,就会想听父母的话了。
三、孩子叛逆期的特征
1、感受并学习处理更多的情绪
2、是个追求自主的探险家
3、变得更为依赖
4、公然挑战父母,爱说不要
5、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
6、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,无所不能
7、看别人都行,为什么自己不行
8、试探父母的底线
9、想受到关注
孩子青春期怎么办?这一时段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的,有时候社会上的浮躁气息会影响到孩子,让孩子也变得浮躁起来,但是偏偏孩子本身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强。这时候如果一昧的强制孩子听从,恐怕只会起到反作用!无论是任何时期,都应该以平等的角度和孩子对话交谈,才能够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成长哦!